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文艺文化 > 正文

柴担上的书包

2017-08-14 16:59:03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清晨,灶火熊熊,映红了娘的憔悴脸庞,照亮了我的手中课本,那缕缕炊烟,飘聚着娘的辛酸,那灿烂火焰,燃烧着我少年求学的赤诚之心。

五十年代末,住在闽北浦城山区的我,自入小学起,当天蒙蒙亮时,待娘淘洗竹箩的米时,我已升起灶火,娘在做一家人的饭,我边照看灶火,边读起书。娘的锅瓢碗声,伴着我的朗朗读书声,催醒了静静的农家小院。

娘切着菜时,也不忘向我叮咛:“儿,要用功读书,给没文化的娘争点口气”。由于家境贫寒,七八张嘴仅靠父亲以做泥瓦工为生,我深知上学不昜。家里开门头件事就是“柴”,那个年代,大家烧的都是土灶,见娘千辛万苦,用节假日时间帮娘做些菜地活,同时扛起了上山打柴的力气活。

家在城东,出城近山去割茅柴会近些,约莫五、六里路,而砍干柴却要翻山越岭十多里远,需早上出傍晚归。见干柴耐烧,又可积下木炭留冬天用,我常与对门家小友去取干柴。一个读二年级的夏天,老师说下周一是期中考语文,要我们用星期天好好复习。吃晚饭时,娘亲眼瞅院墙下,双眉紧锁:“干柴只剩下二捆了。”瞧娘亲的眼神,我想吐出口的话只能和饭团一起吞进肚子里。饭后丢下书本,赶紧磨刀去,父亲见了长叹一口气:“穷人孩子早当家”。

第二天,朝霞抹红远山时,我扛起扁担、挑着竹套夹,腰后绳盒里别着刀,已走三里多路。一路走,心里黙记着早上灶堂前烧火时读过的书,尚未温习完的课本,我舍不得放下,想了想顺手放进了娘给我备下的青布饭包里,也挂在扁担上了。

上了山岗已近八九点钟,热情的太阳,把金灿灿的光芒洒在群山,对面峽峰奇松倒挂,翠竹凌云,我无暇光景,忙在山坡东寻西找薪柴。突然一条老蛇吐着信子从眼前窜过,惊吓得我一屁股滑倒在地只想哭,一咬牙爬起来再向里山,陆续将捡来的枯树杆削枝成段,装满一对竹夹,已近中午了。休息之中,肚饥的我取过布包,边吃那盒米饭,边打开书本,把要考课文阅读了一遍。下山时,虽是穿着草鞋的两脚直颤抖,身上挑着柴担,心里却翻滚课文……那书,还是放在布包,荡悠、荡悠地挂柴担上!

第二天早上,我心有所得地走进考场,刷刷地笔下生花,麻利交卷。全班成绩公布:得了九十五分的我,名列第一。娘听说了我获高分由来,高兴地哭了起来:“好儿子,难为了你”。说着,手里递给我一个煮熟的大鸡蛋为奖励,听小妺说是娘在街上卖蛋时从箩筐里那十多个蛋中特地挑出来的。晚上,当我在睡梦中嘴里呢喃课文时,娘在灯下给我专门缝制了双层小布包,一层放盒饭,一层可放本书。从此,柴担上的饭包,也成了我的专用“小书包”。

以后的寒暑假期里,无论是遇到头顶上的骄阳烈日,还是扑面的冰霜雨雪,我常走在打柴的远山路上。砍柴饿了,山上的野果是最好的美食,挑担渴了,路边的清泉滋润了我的心田。打柴艰苦,读书更乐。挑柴回来路上的凉亭,是歇脚的好地方,我取下书,读一段记一段;有时也折枝代笔,在泥地划公式、记方程。担柴时,同伴们口中啍的是“嘿哟、嘿哟”,我嘴里叫的是咿哩哇啦的俄语单词,有人笑我成了“书痴”……说也奇怪,每当考试时,我记得特别牢,能想起这道题在那个亭子见过。一个暑假里,院墙下的干柴一捆又一捆地增多,高高地重叠上去,一次堆叠柴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个子也增高了。三年过去,考上初中那天晚饭上,父亲脸上终于有了笑容:“穷人的孩子,也会读书。”

中学的作业开始多了起来。六十年代,家里煤油灯代替了茶油灯,我看书到晩九点,去添灯油时,娘说:“入睡吧!早上读书更记得住。”我知道娘是为了节灯油。早上生灶火,看到手里起火的“松明子”,我眼睁忽然亮起来。下次上山打柴,专门去寻找一些暗红色、含油质多的松油柴,切成小条片,乡人叫“松光”,常用在夜里作为火把照明。我想以后夜晚点上它读书,总比等“明月光”或去捉“莹火虫”亮多了。

星期天之晚,做完功课后,我轻轻推开大门,邀上近邻的同学,照着“松明子”,背起竹篓、提着木桶,上山田去捉鳅鳝,捕鱼虾,捡田螺,深夜归来已是满桶满篓的“战利品”。次日晚父亲下工回家,桌上“山田野味”飘香扑鼻,我还特地打来一瓶水酒,家热闹如过年。酒喝得脸通红父亲,深情地对娘说:“咱家的穷孩子,勤以励志,俭以养德。”吃完饭,我把小桌搬到门前院子里,点亮“松明子”,和弟妹们读起了书,刚入学的小弟拉住我的手:“哥,以后也让我随你去打柴!”

然而上高中文革开始,书读不成,身强力壮的我,于六八年底参军去了部队。从八年军旅到转业地方日子里,少时的柴担给了一生的求知动力,敏而好学的我持续地重捧起书本,不仅获得在职大专、本科毕业,还先后攻读了二个专业的在职硕士研究生……故乡的父母欣闻佳讯,开怀相视对笑,“穷人的孩子,也有点出息”。

弹指人生,半个世纪已过去。我脑海里总是常闪现出少年打柴时,那一条长细、弯曲、坎坷的美丽山乡之路。(王德仁)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闽ICP备15018385号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