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诗人”的闲与乐
2017-07-18 11:29:16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吴利武 当文学粘上泥土,桂冠落于农人,何等雅俗共赏。 浦城县永兴镇珠山村有一位藏于乡土的“农民诗人”。谈吐乡音,住着农家宅院,耕种在田角旮旯。一身泥土,却深爱文墨,颇有隐士之风。现年59岁的陈贵华是当地人眼中才华横溢的“田园诗人”。 “房前一园果,屋后满山竹”。这既是陈贵华镌刻在自家大门上的对联诗,更是其对门前屋后景观最简单直白的描述。院门口,陈贵华还匠心独运地修建了一个“葫芦水池”,说是葫芦,却也像一叶扁舟,放养在池里的鲤鱼不时冒出一口水泡。他的生活亦如这池鱼,闲在“田”间,乐在“诗”中。 说他是农民,他会写诗,还很有诗情画意;说他是诗人,他扎根乡土,是远近闻名的“蓝莓种植户”。这位仅有初中文化的“农民诗人”,在自己的“小桃园”把弄瓜果,侍弄诗文,可谓是自得其乐,羡煞旁人。 村子里的古迹遗存和自然景观是这位“农民诗人”的最爱。看到村里的“五夫子松”,他夸一句“百丈青松迎宾笑,千载传奇古意存”;走进村里的宝明寺,他赞一句“一寺尽揽园中趣,幽室能观室外天”;游览村里的龙井坑瀑布,他写道“清泉飞瀑三百尺,飘洒云霄落九天”。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仅仅创作了50余首诗联,但却用文字架构了一个移步换景的“美丽乡村”。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或多或少有着隐士情结,向往静谧的田园生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从静寂的农村迁往了嘈杂的城市。然而,迁走的是身体,留下的却是灵魂,谁不爱一方绿色自然的天地? 他是懂得拾“趣”的农民,也是最接地气的“诗人”。山村生活未必只有闲话家常,棋牌消遣;城市生活也自不必是行色匆匆,灯红酒绿。文学,可以开辟另一种诗意的生活。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