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苏区精神•寻找红色足迹”获奖作品(一)
2016-12-06 15:48:54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深入挖掘我县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用红色文化故事教育人、鼓舞人。我县组织开展了“弘扬苏区精神·寻找红色足迹”的故事创作大赛和讲故事比赛活动。特此选刊故事创作大赛优秀获奖作品。
一等奖 “独眼”医生的故事 季 焱 匡山脚下的双同村,流传着一个“独眼医生”的故事。这个医生虽然年纪轻轻,却医术精湛,她的名字叫叶盛如。 1935年的春天,匡山深处,粟裕领导的一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游击队在这里驻营、练兵。一天夜晚,闪电划破匡山的夜空,顿时,倾盆大雨瓢泼而下。叶医生刚刚准备躺下休息,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叶医生,叶医生,快开门,快开门!”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 “快,救救我的战友,他,他,受伤了,血流不止。” 听到这,她二话没说背上药箱就跟随他出门了。 “走,赶紧走山路,我们翻山去救人。”叶医生说。 “走山路?可是那路…” “救人要紧,快。” 匡山崎岖不平的山路杂草丛生、泥泞不堪,叶医生努力地迈着脚步疾走,走在半山腰时,脚下一滑,重重的摔了一跤,路边的荆棘深深地刺进右眼,刺骨钻心的疼痛让她下意识的用手捂住右眼,鲜血顺着她的指缝流了下来,然而,一想到受伤的战士,她还是忍着剧痛站起来,艰难地往前走。 终于到达营地,雨水、血水浸染了她的衣服。“叶医生,你的眼睛受伤了?” “别管我,赶紧带我给伤员看病。” 看到战士胸前的鲜血汩汩地流。叶医生麻利地忙碌起来:消毒、止血、取弹片……大约一顿饭的功夫,终于完成了手术。这时她才深深地喘了一口气瘫倒在地上,战士慌忙扶起她。“没关系,别管我。”她非常吃力地为自己的伤口简单的处理了一下,就躺下休息了。 第二天,她从剧烈的疼痛中醒来,但她顾不上这些,来到受伤的战士床前,仔细查看伤口,紧接着为战士熬药、喂药,而她却高烧不退,她深知自己受伤的眼睛已引发感染,急需消炎。当叶医生走到药箱前,打开药箱发现里面只剩下三包消炎药,要知道在当时消炎药是何等金贵! 一个月前,山下白军就封锁道路,每一件上山的物品,白军都要盘查。叶医生找来一根当地村民挑柴的竹竿,劈开,把药藏在里面。上山时,白军拦住她:“你是干什么的,你挑的是什么东西?”“我是这里的村民,刚下山买点油盐。”“快、快、快把袋子打开检查”,白军翻来覆去的找了半天没也有收获,便不耐烦的说:“走、走、快走。”她拿起竹竿,正准备走的时候,“站住,回来!”白军厉声道。叶医生心里“咯噔”一下,淡定地往回走,白军在她浑身上下搜了一遍,才放她走。想到这药的来之不易,叶医生决定放弃救治自己的眼睛,果断把最后的三包药留给受伤的战士。 在她的精心护理照料下的,伤员脸色红润了,身子也一天天好起来,战士康复归队了,而她的右眼却因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完全失明了。 从此,年轻的叶医生就成了“独眼”医生。她虽然失去了右眼,但从没有耽误为游击队员和村民们看病。小时候我只知道她是个“独眼”,原来独眼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
二等奖 徐特派智取桥头堡 祝新福 1927年初冬的一个凌晨,霞光熹微,山风习习,一群身背大刀的汉子箭一般的穿过树林,直奔岱后桥头堡。他们便是特派员徐履俊率领的枫溪岱后游击队,要智取民团驻守的桥头堡。 岱后桥头堡的独木桥,是通向山中的唯一通道。为了封锁游击队,扼杀中共岱后党支部,浦城民团派一个班驻守在这里。这些被老百姓称作黑狗子的民团,在桥头堡筑起了工事,盖起了炮楼。他们白天在桥边盘查,晚上就缩进炮楼用火力封锁。队长苟富贵更是狂妄:“雁过留声,兔过拔……拔毛,徐履俊来了也要挨三……三……三刀。” 趁着朦胧的天气,一个游击队员悄悄地摸过独木桥,把两团东西挂在炮楼的门口。 “砰”的一声巨响,炮楼上的民团哨兵被游击队员的鸟铳打中了,捂着脸哇哇大叫:“游击队来了,游击队来了。” 苟富贵一骨碌爬了起来,用脚乱踢,“当兵吃皇粮,给老……老子起……起来,守……守……守着桥头。” 一阵忙乱之后,黑狗子端着枪一窝蜂似的往外冲,只见河对岸一溜十几条枪对着炮楼劈劈啪啪。一阵枪响过后,黑狗子抱头鼠窜,个个往回缩。趁黑狗子还没来得及关门,两个头戴斗笠、脸蒙毛巾的游击队员冲过独木桥。 “废物,一群废……废物。”苟富贵大骂。 “游击队人多,黑压压的一片。” “一溜几十条枪。”黑狗子哭丧着脸纷纷说道。 “当我是傻……傻子啊。”苟富贵一把推开窗子,“他们就……就几根鸟铳,有本事叫他们朝我……我打。”话音未落,只见河对岸徐特派手中木壳枪一挥,“啪”地就是一枪。苟富贵一下子跳了起来:“打中屁股了,打中我屁股了!”这时,他舌头不卷,话也利落了。 “队长,他打的是你头。”有个黑狗子小心提醒道。 “你知道个屁,这是人家徐特派打的,子弹是会……会飞的。” 说时迟那时快,冲到炮楼下的游击队员点起了野辣椒树。劈劈啪啪的枪声、呛人的辣椒气味,再加上会飞的子弹,炮楼里很快就伸出了白旗。 阳光普照,鸟儿欢唱,游击队员背着缴获的长枪,押着一群黑狗子往山里走。 一个黑狗子奇怪地问:“你们自个儿的枪怎么不要了?” 旁边的游击队员扬扬手中的木棍,“打民团还要用枪?” “木头怎么会有枪声呢?” “鞭炮啊。” 苟富贵也涎着脸问:“那会飞的子弹呢?” 走在前面的徐特派挥挥手中的木头手枪:“小黄蜂蜇的。” “哈哈哈……”林中传来队员们爽朗的笑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游击队智取桥头堡打破了敌人的封锁,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又加强了根据地的武装力量。从此,游击战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展起来,遍及浦城的村村落落。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