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文艺文化 > 正文

莲塘荷梦

2016-08-23 11:11:05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散文)                  王德仁

“月光光,照莲塘。莲塘莲子香,金凤对鸳鸯。三包糕,四包糖,哥带妹妹归学堂。妺妺读了三年书,陪哥考得状元郎。”故乡浦城的《月光谣》,是半个世纪前娘给我唱的摇篮曲,只要想起这首儿歌,别梦依稀中就好像看见了外婆家门前的莲塘,闻到荷花的馨香。

 

外婆住在城西莲塘乡的莲塘村,村分上、下莲塘,家就在上莲塘的蕌止园,村里人多有水塘,既养鱼又种莲。我外公也姓“莲”,一生爱莲种莲,采的莲子甜而香。自他走后,那口小塘莲花成外婆的心荷,常在塘边转悠。

 

刚上学的那年的七巧节,娘带我回娘家去尝新莲。我与外婆坐在塘边的条石上剥莲蓬,老舅在塘里取莲藕,见团团莲叶中还稀疏伸出几枝小荷,露出粉红的尖尖角,十分生趣。我央求老舅摘下给我把玩,他道:“这玉芙蓉就是咱村的生花梦笔!”

 

外婆眯眼笑说村中的梦笔山,就是南朝江淹为县令时在此梦得五色笔后,著文如华。走时坠落在村西田畴里化成文房的笔、墨、纸、砚四块大陨石。为保护这枝神笔,江淹托梦给村乡长者,说五彩笔已被神仙郭璞化作多枝笔散落在莲塘里,生出鲜艳的十彩荷花了。我虽不信,但外婆“莲心”苦口要我好好读书还是信的,那枝舞动的角荷,分明不就像一枝大彩笔么?

 

一个荷塘月色,清光斜照,池水碧玉,荷花香起。娘做家务去,搖起芭蕉扇的外婆,又给我讲起荷莲故事——不远有个风光无限的西村,据说是五代期间、闽国的一代名将章仔钧镇守西岩山,其妻练隽领女眷居住这里。一夜她“梦莲子出彩”,遂立下男童女娃一起就读书习风。章将军常下山到村里视察民情,常带官兵帮村里疏通水塘田渠,荷美鱼肥,稻谷丰盛,于是百姓赞濯清涟的荷花是功德莲。

 

“瞧!那座若像水芙蓉般的亭楼,就是纪念宋代闽中第一个官拜宰相的章得象的阁搂。”那年读初中,全年段到梦笔山秋游,走到大官桥时历史老师实地讲课。此时,我方知外婆的传说不虚,给我传承荷莲本色更为真。

 

莲塘福地,人杰地灵,马莲河从桥下缓缓流淌入南浦溪,经莲花滩下东南,脚下七星桥把县城与莲塘乡相连一起。由于章氏一门出状元、进士29人,宰辅3人,练夫人誉为“芝城之母”。宋至清时,其家门口车水马龙,遂叫这路为马车街,地称上相里——辖管莲塘村。章家人常过桥,春察莲塘水,秋赏荷花开。

 

据浦城县志载:“古代村人为防火挖9口井,13口塘,塘橫贯串连,称连塘,后种莲于塘,故名莲塘。”此地,宋至清分属西隅里、上相里、登云里、招贤里、仁风里、孝悌里,民国期间设乡,境内已多处发现新石器至战国等遗迹。这里兴盛莲花有深厚渊源,西隅妙云寺中观音坐莲台,禅门以莲为佛花;西岩山观里哪吒是莲身何仙姑为荷花仙子,道门以莲为仙花;西山书院留出于淤泥而不染”,儒门以莲为圣花。一花一世界,可见山城荷莲文化,已是民生梦想。

 

“水散漫兮涵素壑,池中莲兮十色红。”南浦莲,在江淹的梦笔生花中,成了人格化的美丽少女。他的《釆菱曲》诗:“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众美信如此,无恨在清泉。”还有“于时夏莲始舒,春荪未歇。孟夏氤氲兮,荷叶承莲”。“江南采莲,美女生燕”等莲花赋。·黄伯云的《梦笔山》:“芙蓉幻出画难成,文藻由来属俊英”。诗把莲塘的荷花与梦笔连在一起。令人叫绝的还是清·浦城才女孙若孟的《莲花诗》:“十里鉴湖莲,亭亭娇欲语。许多采莲舟,都在花深处。”

 

莲塘荷梦,乡情悠悠。灯下,手捧浦城诗话》,又有多少故乡的文士才子为莲乡清荷赞之,颂之?读着宋代进士、浦城代县令陈襄的说《荷华》:“翠盖田田绿,繁华艳艳红”。只觉诗书中的莲塘频波动,心田里的荷花香满路。忽然,我眼前仿佛莲塘奇景若梦幻:新荷初出水,花房弄微红,是荷叶翻入玻璃碧?还是天仙酒醉拋花篮?幕幕绵绣,花韵变化,那风吹雨荷,芳魂袅袅,是风荷雨韵;那晨光彩照,玉容娇羞,是清荷丰韵;那淡月疏云,仙女步波,是月荷神韵;那接天碧叶,映日荷花,是别样红的美韵……故乡的莲美,莲塘的荷香!

 

啊,莲塘乡的荷韵春秋,觉醒浦城儿女的荷魂,呼喊游子归来的双脚。每当车进西岩山下的国道,若“藕断絲连”的我,总是翘首举望,当年美丽的莲塘十色红莲在那?一次次回乡,一回冋乡愁。娘亲说外婆走后,荷塘被征收。父亲说以粮为纲年代,荷塘作水田。同学说城市不断扩建时,口口荷塘又被填。时至今日,莲塘村已难见莲花开。荷之殇,梦难断!

 

不久前再次回乡,走在新开通的梦笔大道上,一群群莲塘中、小学的孩子迎面而过,莲塘村西面已建好章氏功德院》,名相真德秀的石雕也耸立村北广场。顿时,我心莲如梦:莲塘乡的荷花,何时重见香?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