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仿古设计 创出“浦城风格”
2016-07-14 08:45:44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他初中未毕业,却为闽浙赣三省不少城市设计出了古色古香、别具风格的仿古建筑,深受好评,他就是我县民间仿古建筑设计师郑启明。
7月1日,浦城中央苏区纪念馆正式开馆,迎来了众多市民参观。馆内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物和资料介绍让市民重温了红色年代的记忆,同时,恢弘大气、典雅庄重的中央苏区纪念馆也令市民大开眼界。经了解,该馆的设计出自于我县民间仿古建筑师郑启明之手。近日,记者来到郑启明家中,看到他正在专心地绘制图纸。见我们到来,郑启明放下了纸笔,与我们聊起了他那不一般的艺术之路。
1950年,郑启明出生在一个普通木匠家庭。15岁那年正值文革时期,他与同学到江山串联,被闻讯赶来的父亲抓回去学习木工。跟随父亲学了两年半后,他就到各家各户揽木工活儿做。当时浦城有很多下放知青,看到他的心眼活,手艺好,纷纷抢着雇他做工。“他们回家后还把我做的家具拉走,说是做得好,舍不得扔。”郑启明笑着说。
心思活泛的郑启明不甘于做一个普通的小木匠,1981年,他到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参加美术理论学习,进修了两年后,又到浙江省东阳市学习雕刻知识,“一位姓马的师傅教会了我平雕、立体雕等基本雕刻理论。”郑启明介绍,他在东阳学会了浮雕技法,东阳木雕的艺术风格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学成归来后,郑启明便推掉了所有的木工活儿,在家里专心搞起了仿古建筑设计。2002年,经朋友介绍,他帮武夷山市的一个老板设计装修茶楼,图纸效果出来后,老板非常满意,从此他的名气在业内一炮打响。说起他最满意的设计作品,郑启明介绍,应该是位于武夷山星村一号码头的永乐天阁,从图纸设计到施工技术指导,他在那里待了有一年多,永乐天阁建成后前来游玩的客人无不称奇。“我在沙县东门设计的16米高古城楼,如今已成为了该县最漂亮的标志性建筑。”郑启明颇为自豪地说。
平时,郑启明爱到周边县市寻访古迹,那些巧妙的梁枋构件,丰富多彩的门窗样式,栩栩如生的砖雕艺术,精巧自然的装饰之道,常常使他流连忘返,遇到有意思的古建筑他就会站那儿琢磨半天,并拍下照片带回家仔细研究。岁月的沉淀、经验的积累,使郑启明在仿古设计上创出了独特的风格。他笑称自己的仿古建筑设计是“浦城风格”,融合了闽浙赣三省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最讲究风水格局,《易经》里有大学问。”郑启明说,他在闲暇之余爱研究《易经》,从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为他的设计提供参考。因为美术功底深厚,郑启明的所有仿古建筑设计都是用手绘出来的。“每当我把图纸交给客人,他们都戏称这是‘绝版’,我最希望的是,能把我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郑启明说。 (徐赵浦 张伟生)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