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种粮每亩增收百余斤
2015-10-27 15:20:08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张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黄贵清的直播种粮喜获丰收收谷子 又到秋收时节,放眼望去,是一片茫茫金色,往近处看,来回穿梭的收割机与散落分布的农忙身影,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处处洋溢着农民丰收的喜悦。 家住永兴镇庵后村的村民黄贵清,今年47岁,种有106亩水稻,不仅是村里的种粮大户,还是远近闻名的农民技术员。黄贵清告诉记者,他的稻田大部分是山垅田和冷水田,不适合机械化耕作。每到种秧时节,找人出工很困难,有一次他把秧拔到田里放了3天,人还没找到,急得他彻夜难眠。为了解决困扰多年的农忙时节雇人问题,他绞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最终从相关农业书本上了解到,山垅田、冷水田可以直接往水田里撒稻种,能够省去育秧、拔秧、分秧、插秧等工序。于是他专门用3亩山垅田开始试验,试验获得成功后,第二年便推广到15亩,现在他的稻田全部采用直播稻种方式,而且比之先前的传统水稻种植,每亩增产50~100公斤,预计今年可收获稻谷10余万斤,产值在20万左右。 黄贵清还告诉记者,每亩水田可直播1公斤稻种,因为采用直播稻种,长大后的水稻植株之间较紧密,人不好到田里除草,因此到稻种下田20天左右,必须提前做好稻田的除草工作。且除草还要讲究方法,一是要选在晴天天气,雨天被水一冲,农药便流失了;二是药量要用足,不能像原先秧田里那样用一点;三是使用不同除草剂,一般要用到三种以上的除草剂才有效果。 除草过后,接踵而来的是病虫害防治。传统水稻种植一般治虫多达七八次,而黄贵清的稻田防治病虫害最多只要4次。黄贵清说,水稻病虫害防治除了要防止的早外,还要防治的巧。这个“巧”就巧在合理配药与施药上,有的农民认为把喷雾器的雾头去掉,用直杆比较方便,还能用足药量,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不仅没什么效果,而且还浪费农药。 “我现在种的106亩稻田,除了请人开收割机收稻谷外,没有请过任何人。”黄贵清告诉记者,种田除了要勤劳外,还需要对整个种田过程做出合理安排。他的做法是分批次进行日常管理,每批在8到10亩,这样有规划、按步骤的做下去,一个人便能把稻田管理好。 走进黄贵清的稻田,记者观察到,他种出的水稻不仅植株大,稻穗也长,单支最多能有580粒稻谷,经过测算,平均亩产都在700公斤干谷以上。作为村里的农技员,他很乐意和其他村民分享自己的种田技巧,目前已带动附近十余户农民采用直播种粮。 (叶永仕)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