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想梯田
2015-08-17 15:36:24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许是长在山里的缘故,对梯田总有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感情。时常在思绪定格的瞬间,那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梯田之景总能不由自主地铺天盖地而来,恍若间铺满了整个脑海,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梯的田、也不知有多少田的梯。 印象中的梯田,在崇山峻岭间连绵,在沟沟坎坎中延伸,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那大大小小的梯田,最大的不过一亩,小的状如簸箕,只能种一二行禾,可谓是典型的"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的碎田块。梯田与梯田首尾相连,高低错落,层层地依着山势向上盘绕,顺坡度块块递进,与青山环绕着交相生辉。成片的梯田如涨潮的海,无数的田埂如海掀起的波纹,在一年四季里层层荡漾开,铺了个漫山遍野。 最美的莫过于山间有层次的梯田了,田,一层层从上往下叠,弯弯曲曲;梯,一级级从下往上垒,高高低低。如果坐在山冈上,悠闲地遥遥俯瞰这些原生态梯田,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总能欣赏到它优美的线条所散发出的迷人气息。近处梯田清秀而灵动,远处蜿蜒而华丽,如一首诗、一幅画,充满了诗情画意。清晨,光芒万丈的太阳射着金光,那些弯弯的梯田都跟着泛起金光点点,在群山叠翠的万山怀抱中象极晶莹透亮的明珠,却又祥和与宁静。傍晚,晚风欢快地掀动金灿灿的稻浪,晚霞辉映着层层梯田,而人如同梯田山水画中的人物,在梯田的旋律里,体味晨出晚归的老农与梯田的默契与温馨。 春耕秋收,昏晨力作,梯田里是寻不出一寸闲置的土地,似乎每天都零星地有人在劳作:犁田、砌埂、削壁、灌水或牛拉。俨然,这些梯田就成了乡村风景画里美妙的一笔:牛在前面拉着犁头,农夫在后面掌着犁把,翻动着一弯田里的金光。夕阳下斜照着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老农,隐约还可听到农夫的吆喝声和哗哗的犁田声,一声声传入耳里,仿佛在看一部有声的电影般。 梯田,展现的不仅仅是美如画、泼如漆的人间仙境,更承载着祖祖辈辈的生产与生活。白居易的一首诗里说道:"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可想而知在低而平的地方种水稻,并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老农们的确要在筑埂开田、向高山要粮中花尽心思。于是独特的"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梯田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奇迹。从那梯田的古今,千年的奇迹,我们欣赏到了"小山如螺,大山如塔"的壮丽景观,也读出了勤劳质朴人们的坚定与执着。 今天,梯田还保留着它原有的古朴与纯真,一阶阶田间,一块块田地,滋润着这里勤劳的、善良的每个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与岁月对话,与梯田对话。在坚守的梯田里,农民在烈日下赤脚在田里耕种,农村妇女春天里每天种一亩半地的秧苗,美过任何诗句和画卷。 听说,村里的青壮年纷纷走出大山去大城市闯世界了,留守家中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孺。但我相信,只要村子里还有人,祖辈们开垦出的梯田,还会在春天里盛满清泉、在夏天里掀起绿浪、在秋天里翻起金海,永远不会荒芜!(王小慧)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