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文艺文化 > 正文

艾叶绕门楣

2015-06-23 15:50:35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民谚:"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说的是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争先把艾叶(或和菖蒲、桃枝等扎在一起) 高高悬在门楣上,用以祛邪、驱赶毒气,而开门闭门的当儿,香味扑鼻,浓烈温馨,又为过节增添了不少浓郁气氛。

站于门前,不禁掐下一片艾叶,放到鼻子边,顿时,那种特有的艾草味儿一下就钻进了肺腑,馥郁的香味激活了大脑中许多沉睡了许久的细胞,它们蠕动着,使那些关于艾叶的种种记忆又影影绰绰地浮现在眼前,缭绕不断。

艾叶,又名家艾、冰台、艾蒿,为多年生草本,叶片椭圆而呈锯齿状,手掌一样伸展着,像一把把长剑,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散发一股浓烈的清香,多生长于路旁、草地、荒野等处。艾叶又是一种草药,《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可见,艾叶具有理气血、通经脉、逐寒湿、趋冷痛的功效。艾叶的品种很多,按其生长期统分为早艾、迟艾两种,迟艾是高个子,最高可及五六尺,就是人们端午节采割插(或挂)在门口的。

家乡的艾叶草,在田边地头、山坡土坎最多,一丛丛、一蓬蓬的。阳春三月,艾草就开始肆意地生长,样子很普通,不规则的叶子,挨挤在一块,迎着三月的风,淋着三月的雨,就那样拔节生长,不挑三拣四,能落脚之处就是家。所以,采摘艾草算是一件轻松的事,它在郊外的任何一个地方安然地活着。儿时,每逢端午前夕,故里的大人们总要迎着朝露去采来艾草,把窗户、门头都塞得满满的,远远望去,幢幢房屋宛若围上一截绿色的帷幕,显得安全而又祥和,村里也洋溢着庄严欢乐的节日气氛。嗅觉最敏感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一边玩耍,一边兴奋地唱着:"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记忆中,在我家的墙角上,还会挂一捆晒干的艾叶草,那是母亲收藏当药用的。当家里存备的艾叶用完了,母亲就牵着我的手,提着竹篮,向小河边、野田阡陌走去,那里有大片青翠的艾叶。当然,采艾是有讲究的,要选些白杆、叶背白叶面绿的,因为这种艾药效最好,但我偏爱碧翠肥长的艾,因为最惹人喜欢。采艾的时间也有说法,最好要在早上,且是端午的早上,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一直面向东方采集,采的艾才是最有药效。这些经验之谈,是代代相传下来的,至于是来自尝百草的神农还是中药之父李时珍,就不得而知。反正,儿时家里的艾是没断过的,年年的端午,太阳还没升起,我就和母亲一同去采摘艾。

对于故里的人来说,艾叶就像是生活中的朋友,它是很好的中药材,用途可大着呢。我们小时候每当有个什么小毛病,就全赖它了。煎得半焦熬了水,治疗肚痛不消化,很快就见效;长疙瘩长痘痘,煮水洗洗就好;夏天加少许雄黄来捂烟,可驱赶蚊虫;冬天加桑叶、香椿树皮熬水洗脸泡脚,可祛风除湿……艾叶的药用功能一时半会是说不完的。

家乡的艾叶草,我也有好几年没有见着了,它们在家乡的土地上还长得好吗?你看,在端午节前几天,这县城的集市里到处都有卖艾叶的,见了很能触动人的思绪。和家乡的做法一样,与菖蒲捆扎在一起,不同的是,得花一二元钱买。手里拿着艾叶草,一路看看闻闻,解了思乡之情。然后,挂着门前,进进出出有艾叶草,有种回家的感觉。

端午节到了,我在异乡吃粽子,我见艾叶绕门楣,我闻家乡艾叶味。

(王小慧)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