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母亲节感怀
2015-05-18 17:16:12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张雪斌) 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是有妈的孩子。 我母亲很平凡,瘦弱矮小,外貌不扬,就是一个普通农村老妇人,而她更平凡的是,养育了我们一群极其平凡的儿女。 而我的母亲是伟大的。体现在多舛命运中她拥有坚强的毅力,对风雨飘摇的家庭的责任担当,还有对他人的承诺信守。 母亲一生经历三段婚姻,却整整守了四十多年的寡。 母亲的第一次婚姻,是作为养女过继给远房亲戚的情况下,无儿无女的他们,本想收个养女,再招个上门女婿养老送终,但那个男人,厌恶环境的恶劣和家庭贫寒,要丢下老人带母亲出走。那就是做个背信弃义之人啊,母亲毅然拒绝了。 后来那粗莽的男人失手将自己亲身骨肉打死之后,绝望的母亲,嫁给了我的父亲。之后生下我们四男二女六个兄弟姐妹,不幸的是,在我出生一周多岁时,父亲病逝了,就此,母亲结束了短短十七年的比较幸福的婚姻。时年三十八岁。当时我大姐十六岁,大哥十四岁,再往下八九岁,三四岁,一群未成年的孩子…… 熬了两年,我姨母看我们实在可怜,帮我家领来一继父,其间短暂的一年多婚姻,带给母亲的不是幸福,是拳头和泪水,最终,继父抱着出生还未满月的小弟离开了家,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孩子,母亲又经历了一次离别的痛苦。那种骨肉分离的精神上的痛楚,远比肉体上痛苦还痛上千百万倍吧! 此后,正值风华之年的母亲没有再嫁,而是独身一人,靠着勤劳节俭,支撑起一个飘摇欲坠的家。儿时记忆中的母亲,总有做不完的事,弱小的母亲不会下田做农活,但她养母猪育猪仔,贴补家用、帮学校师生做饭、替人家托管幼儿……半夜醒来,母亲还在煤油灯下为我们缝补衣服的画面,至今仍经常在我脑海中浮现…… 母亲没文化,也不懂什么三纲五常,但母亲是一个重情义守信诺的人,在当年过继给人家做女儿时,只是一个名分,没经过他们的抚养,也没有可供继承的家产,是在一个叫阳泷的十分偏僻的山沟,但她从没有抛弃老人的念头,而是尽心尽力为他们尽到最大的责任;在面对又一次人生重创,面对一群未成年的孩子,她从不怨天尤人,只为父亲临终前的托付:“不管有多困难,不敢像贵火嫂那样家散人亡的结局(贵火是我父亲的宗族兄弟,英年早逝后,妻子弃儿改嫁,后孩子夭折)。”母亲牢记这话,不管多难,她都没有抛弃,没有放弃。 母亲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成人。家里虽然贫穷,但只要有妈在,我们就是温暖的,虽然她没有一丝家产留给我们,但我们从她那儿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担当,学会了做人诚实守信,这是一生收获到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母亲已八十二岁高龄,身体也不是很好,可值得庆幸的是“家贫出孝子”,我们全家包括嫂子姐夫,还有孙辈都继承了孝道家风,让老人家十分宽慰。我们愿祈祷上苍,让历经坎坷磨难的母亲,能够更健康一些,更长寿一些。 值此母亲节之际,谨以此文,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同时祝普天下的母亲幸福、平安、快乐!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