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浦城故事会 > 正文

浦城县借力理论故事会 助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015-01-05 17:16:44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邓忠卫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则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第一位任务。近年来,浦城县理论故事会积极对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以“故事”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畅谈学习经、广授农家技、高唱和谐曲,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习、引领群众干事创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和谐稳定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基本做法:

浦城理论故事会积极挖掘生活中蕴蓝着的丰富而富有哲理的人文资源,通过编写理论故事、遴选理论故事员,举办讲理论故事赛,刊印理论故事集、绘制理论故事画、理论故事墙,寓抽象的理论学习于趣味的故事,为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借力故事会夯实思想理论基础“带学”。一是生动诠释“热”理论。每一次党的创新理论和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县委宣传部都组织由县业余讲师团,县故事协会,各乡镇宣传委员,县作协的部份成员等组成故事编写队伍,根据党员干部学习需要创作故事,成就了一批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又富有理论内涵的故事稿。《应对危机我先行》、《为了闽江源的青山绿水》、《乘“海西”之风,扬国际之帆》等一批优秀故事,从不同侧面解读《海西意见》为福建、为浦城所带来的良好机遇和巨大挑战。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仙阳镇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专门成立“仙阳文化传说之科学发展观故事创编”小组。同时,该镇还抽调党政干部、选调生、村干部、三支人员、学生等,组建了科学发展观故事专题讲演队伍3支,以赶集故事会、院坝故事会等形式,分期分批深入村、社区、中小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和农村群众中,用故事来生动阐释科学发展观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当前,围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组织创作的‘党史故事”、“苏区故事”、“党员故事”等一批故事正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宣讲。二是高扬社会主旋律。县理论故事会把“建设海西绿色腹地北大门”、“四求先行”、“贯彻科学发展观”等主题融入到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勤劳致富、家庭和睦、学用科技、文明新风上,融入到革命传统、历史写实、民间风俗、奇闻趣事中,让群众听来熟悉、亲切。2010年全县组织了大型故事征集赛,以“建设和谐家庭”为主题,把“和谐”的理念融入家庭建设之中,触动了绝大多数参与者的情怀与激情,全县共征集稿件300多篇,“和谐家庭”一时成为当时浦城县的关键词、常用词。三是紧扣时代大脉博。金融危机、劳动力转移、计划生育国策、低碳经济、海西先试先行……理论故事的主题紧扣这些时代最强音,扣紧这些时代流行词。通过生动的事例、鲜活的词句,解读了种种经济现象,社会百态后面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哲理、规律。而以此为基础改编的“新农村建设顺口溜”、“八荣八耻拍手歌”,读者、听者在会心一笑之余,能很快理解和接受其中所蕴含的理念,带给人愉悦的同时受到教育。在全县广泛学习杨善洲事迹中,各基层党组织把杨善洲的故事通过讲述、小品、快板、朗诵等形式,鲜活呈现了杨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风采,使党员群众深受教育和感染。

2、借力故事会广建便捷多样的学习平台“助学”。一是理论宣讲生动灵活。结合村民茶余饭后的聚会聊天,结合农村的节假日、喜事活动,不拘时间、地点地开展“理论故事会”活动。石陂镇布墩村根据本村群众聚集特点,设置了“故事树”、“故事亭”、“故事桥”、“故事擂台”等适合不同地点、人群的故事会活动形式,不失时机的寓教于乐,理论宣讲渗透到村民不可或缺的生活之中。二是理论活动八音齐鸣。以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展多种“理论故事会”活动,助力故事的表现形式除口头讲述外,还以“故事集”、“故事栏”、“故事画”、“故事墙”等多种形式出现,让群众易懂、易学、爱讲。在农村俱乐部、主要场所、宣传栏等集中展示故事文稿、故事摄影、警示故事漫画、宣传故事漫画故事等一批作品;各乡镇党委、县直党委或以“理论大讲坛”为平台用故事说理,或组织开展故事创作大赛和讲故事比赛;县委党校、社科联组织故事研讨,故事创作、故事演讲等专业技术故事研讨会。忠信镇在全镇13个候车亭和中小学围墙上绘制基层民主、环境和谐等不同主题的故事画,村民在接小孩、候车的间隙,也能从故事画中得到启迪和收获。三是广搭学习平台。在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中不时引入讲故事活动;在“理论大讲坛”上,讲理论故事成为讲坛活动的重要组成;在“四榜”中增加“故事大王榜”;在“文化之家”中新设“故事之家”。通过这些方式开展“理论故事会”活动,举办易、投入少,效果好,又与其它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四是社会共同参与。注重协调纪委、组织等部门和团体共同参与,达到资金、素材、人员的优化整合,也让“理论故事会”活动深入到计生、精神文明建设、创业竞赛、科学发展观学习、廉政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中,相互促进,共兴共荣。县计生局为更好地宣传计生国策,把故事会引入到计生宣教工作中,先后投入12万元开展各种形式的计生理论故事会活动,推动全县计生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3、借力故事会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促学”。一是加强评比考评。为提高理论故事会的组织者和故事宣讲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我们制定并下发了理论故事会工作督查考核、协调服务和奖励制度。县委宣传部每年对全县理论故事会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比,各地理论故事会开展情况成为年度宣传思想工作考评中理论大众化的重要组成。对优秀的乡镇,村和部门在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上予以表彰。二是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各乡镇普遍在“四榜”的基础上增设了“故事大王”榜。有本期故事大王,有年度故事大王,有乡镇故事大王。形式不同,却都有效地增强了理论故事员、创作者的荣誉感、责任感。三是以活动促发展。把各乡镇、各机关部门的优秀故事员吸收到县理论故事宣讲队中,县委宣传部颁布发证书,组织他们不定期到各乡镇、各部门去讲故事,组织他们不定期到基层讲故事。2010年在“理论大讲坛”、各基层党委集中学习会上开展各种讲故事活动21场,受到广泛欢迎。四是舆论宣传造势。“浦城宣传网”的故事专页,《浦城时讯》的“话说理论”专栏以及每年一期的《理论故事会》专辑,展示了一批故事精品,助力理论故事会走入千家万户,其中“观点+故事+分析+警句”的故事会形式,受到广泛好评;此外,县内各媒体集中时段、集中版面广泛在宣传各地各部门理论故事会的具体举措、工作进展、主要成效,推出理论故事会活动成效显著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的先进典型,形成以点带面、推动学习的浓厚氛围。


二、主要成效:

“理论故事会”充分发挥了集民智、聚民心、娱民乐、受教育、得实惠的多元作用,成为服务广大党员的红色家园、温暖群众的爱心港湾,实现了组织活起来、党员动起来、阵地用起来、群众笑起来。

1、党的“声音”的“扬声器”。每一次党的重大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出台,我们都广泛开展“集、写、说、画、赛”等寓教于乐的故事活动,通过故事收集、故事创作、故事演讲、故事展播、故事研讨、故事刊物、故事表彰等各类故事形式,使党的创新理论等各项知识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扩大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面,使党的“声音”在基层群众中得到及时传达。

2、社情民意的“显示器”。把“理论故事会”活动搭建成党群干群经常性沟通交流的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深入活动现场,采取“民情恳谈”等方式,多渠道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的所盼所需、所想所求,力所能及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故事中,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解读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等内容,使群众对党的政策有更新、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共参加“新农村故事会”活动530余次,走访农户6800多户,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00余条。

3、党群关系的“凝结器”。 “故事会”活动充分发挥基层群众主体作用,让每位群众都成为“新农村故事会”的主角,打破了农村传统的“天黑各关各家门”的习俗。群众自发把发生在身边的故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故事以说唱的方式展现出来,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干部、群众的纽带。通过讲故事活动,党员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4、和谐稳定的“稳压器”。各基层党组织注重把精神文明、廉政文化、法制建设等内容融入到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中,把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矛盾纠纷化解方法和相关的政策法规编成故事、小品等进行演出,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和遵纪守法的积极性,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争当守法、明礼、诚信的模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官路乡把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与“故事会”紧密结合起来,取得 “四少、四多”的明显变化,即打架斗殴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信奉迷信的少了,崇尚科学的多了;盗窃赌博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游手好闲的少了、谋求发展的多了,全乡呈现出和谐稳定的新气象。

5、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故事会”活动注重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基层干部群众,将发展较好的党组织和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致富和创业致富的艰辛历程编撰成故事,请“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人讲致富经、说创业史、谈发展观,现场畅谈生产和生活中的新思路、新变化。同时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科技、资金、信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把党员干部请到舞台上,通过鲜活的事例与群众传信息、授技术、谈发展,讲致富,协调发展资金。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调动,想发展、思发展、谋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在“故事会”的舞台上,石陂镇布墩村支部56名党员为所联系的农户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技术服务,解决发展难、增收难等问题。该村支书卜水松从浙江松阳县引进蚕豆新品种、种植技术,引导张惠春等4农户种植200多亩,以订单农业形式,带动全镇种植蚕豆700多亩,每公斤3.5至4元,销往江苏、上海、浙江等地。临江镇水西村外出务工王志勇农民 ,回家探亲参加了几期“ 故事会”活动后,投资20余万元,承包荒山2000亩发展,丹桂种植,目前丹桂成活率达90%以上。


三、几点体会:

1、把握导向,弘扬先进性。为防止故事会流于低级、庸俗,就必须牢牢把握导向。一是坚持观点正确。要以雅俗共赏、情趣高雅的原则,传播主流价值观,弘扬时代主旋律,全力提高故事的思想性、群众性和趣味性。二是在主题选择上,要紧贴理论的热点、要点。要把当年的理论工作要点、重点作为一条主线,贯彻故事会活动始终,确保故事中的理论能对社会思潮起导向作用。三是服务中心大局。理论故事会要主动为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服务。特别是重大举措、民生贯彻,要及时跟进,有针对性地创作鼓劲造势、析疑解惑功能的故事,侧重对相关人群、特定对象开展宣讲,凸显实效。四是倡导文明。理论故事会的主要功能就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创作和讲诉“真德秀轶事”、“詹红荔故事”等一类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专题。这类故事容易在群众在群众中口口相传,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贴近群众,增强生命力。要让群众打心眼里接受故事会,一是语言要贴近群众。遣词造句要直白、浅显,可以适当地使用方言、俚语,情节设计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二是内容要贴近群众。用群众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染群众,尽量选用用当地的历史典故、名人传说。理论主题要贴近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形式要贴近群众。理论故事会的开展,在时间、地点选择上要契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环境设计可以就地取材,富有生活气息。

3、“外引内联”,确保长效性。“外引”,一是要引入理论普及的其它形式。“理论大讲坛”、文艺晚会是群众普遍欢迎的理论普及形式,理论故事可以作为一个议程和和节目融入其中;理论宣讲队中可以加入故事员;计生宣教品可以印上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小故事。故事活动期间可适当穿插评书、文艺表演、科学奇闻趣事、电影放映、文明礼仪培训等形式,各种形式相互渗透,形成宣教宣教合力。二是要引入外部智力。通过与上海《故事会》等故事期刊结成有好关系;请理论教授、故事创作专家到我县举办讲座;组织故事员到异地交流,推动全县理论故事会活动上新水平。“内联”就是加强故事创作队伍的交流促进。通过理论故事沙龙、总结和表彰会,组织故事采风,讲故事区域联赛,不断提高理论故事创、讲人员的专业技巧和经验水平。

理论故事会会开展至今,在推动理论故事大众化、通俗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们将在培养故事员、培育创建故事创作基地方面投入更多力量,带动理论故事会在全社会各方面渗透。我们将建立更多理论故事的展示平台,让理论故事有人讲、有地方讲,让理论故事会这一理论普及的有效载体真正达到有影响、上水平、得实效。

(浦城县委宣传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