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趣”研学 多彩活动促成长
2025-03-26 09:24:01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春和景明,万物萌发,正是出游好时节。连日来,浦城县各研学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小学生,在教官和带队教师的带领下解锁“研学”体验。 学生研学活动 “这是我第一次磨豆浆、做豆腐,自己的‘劳动成果’,特别好吃!”在管厝乡党溪综合实践研学基地,来自民主小学的学生小晨快速“解决”了午餐,麻利地到水池旁清洗碗筷。“孩子平时在家比较依赖父母,参加研学活动,加入集体生活,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家长李云说。 管厝乡是“时代楷模”廖俊波同志的出生地和成长地,良好的家风家教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广为传颂,在研学活动中,该基地充分运用当地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廖俊波家风家教展示馆,学习俊波同志“孝、仁、勤、恒、廉”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到“四同”体验基地,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良好家风的熏陶。 在劳动中锻炼独立自理能力 参观现代农业大棚 据了解,该基地在三天两夜的研学活动中,还融入了红色文化,引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同时,设置了一系列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的活动课程,学生既可以通过体验种菜、探源蜂蜜,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也可以参与磨豆浆、做豆腐、包蛋皮燕等,享受制作传统美食的过程与成就感;还可以在体验浦城剪纸,石头彩绘的过程中接受美育的熏陶,在射箭、拔河等运动中培养专注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城里的孩子可以到乡镇研学基地去,亲近大自然,体验农事活动,乡镇的孩子,可以到城里来,感受城市的发展变化,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红利。”县教育局副局长张京力说,近年来,通过对管厝乡党溪小学、莲塘镇山桥小学两所闲置校舍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为教育研学实践基地,为城乡孩子开展研学活动提供“双向奔赴”的重要载体。 参观浦城县博物馆 体验制作拓片 近期,刚完成升级改造的山桥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迎来了来自石陂、濠村等乡镇的学生。孩子们坐着观光车穿梭在金黄的油菜花海之中,在现代农业大棚中了解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不同。在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不仅可以随着讲解员的讲解领略艺术的魅力,接受美育的熏陶,还可以动手创作锦帛画,制作插花相框等,在艺术创作中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走进县博物馆,“专题导览+手工实践”,带孩子们探访千年文明的痕迹,制作植物标本、名人诗句拓片,感受植物科学的魅力与历史文化的厚重。此外,在县文化馆,还安排了浦城剪纸、制作青白瓷等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当地优秀非遗文化。“乡镇的孩子到城里来研学,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现代农业、传统文化的兴趣。”石陂中心小学校长戴培军说。 了解非遗文化,体验制作青白瓷 制作手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浦城,通过农事+、自然教育+、文化艺术+、博物馆+等,为学生解锁“研学”体验,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激发探索的欲望,在丰富的实践中获得独特体验。据了解,2024年,当地参与研学活动的师生达2000余人,今年,全县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将于3月到6月在管厝党溪和莲塘山桥两个基地同步开展,预计每个基地开展22期,参与中小学生可达4000余人。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10月,全国县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美术馆——浦城美术馆/范迪安美术馆正式开馆,进一步带动了浦城研学市场热度。此前,浦城、漳浦、霞浦三地共同签署了“三浦并臻”文化联盟协议,通过“三浦并臻”文化联盟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浦城县成功举办了多场研学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目前,我们的研学基地接待能力还比较有限,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研学需求,加强与周边地区互动交流,我们正在筹建县级研学营地和位于盘亭乡的棠岭研学基地。”张京力介绍说,开展研学活动,课程设置是关键,为此,县教育局一边组织相关负责单位进一步挖掘当地优质资源,打造一批与中小学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示范研学课程,另一方面,也在与具有丰富研学运营经验的第三方进行接洽,希望能引入专业团队开展运营,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研学服务,引导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丰富人生体验、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邱春静 袁野/文 县教育局/图)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