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水土保持 建设美丽中国
2021-12-11 13:25:33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艳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如今来到定西市,满眼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展现的优美曲线。夏秋时节,梯田种植的庄稼呈现出缤纷色彩。 “近年来,定西市坚持以梯田建设为主体,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运用防治技术进行综合治理,走‘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生产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靳峰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从东北黑土区到西北沙漠边缘,从黄土高原到江南丘陵红壤区,从西南山区到东南沿海,各地坚持系统治理,因地制宜,走绿色发展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水土流失之地逐渐变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黑龙江拜泉县,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扩大坡耕地和侵蚀沟治理规模,完善农田林网建设,增加坑塘水库数量,提高蓄水调洪与灌溉利用能力,形成了具有黑土区特色的水土保持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柯柯牙,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上世纪80年代一度被荒漠戈壁包围。经过30多年努力,戈壁荒滩上孕育出百万亩的“绿海”。这里已成为新疆林果主产区,带动了一方水土复绿、一方百姓致富。 江西省赣州市,地处南方丘陵山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山地面积的37%,红土裸露、沟壑纵横,国外专家 来此考察后惊呼“江南红色沙漠”。经过30余年不懈努力,水土流失危害得到有效治理,“红色沙漠”变为“绿色海洋”,绿色生态经济获得良性发展。 陕西省米脂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上世纪90年代初水土流失面积达838.6平方公里, 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0.98%。30年来,全县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淤地坝建设工程等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位于县城北20公里的高西沟村,因水土流失治理突出,被誉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