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人民开辟正确法治道路
2021-09-24 18:12:38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要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才能厉行法治、推进法治。 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法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回顾我们党领导人民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奋斗历程,我国法治建设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展望未来,无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依法治国既是重要内容,又是重要保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保障作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谱写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法治建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我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法治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坚持立足国情和实际加强法治建设。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法治建设必须从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才能解决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改革发展稳定打牢法治基础。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