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千年底蕴,考古来告诉你
2019-01-04 16:02:44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12月28日,浦城县考古成果展在县少体校二楼展出,这是浦城县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的第一次实物展出,充分展示出浦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貌,引起巨大反响。据悉,此次考古成果展由福建省文物局、浦城县人民政府主办,浦城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浦城县博物馆承办。
考古现发掘场
福建考古界素有“地上看泉州、地下看浦城”之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浦城县文博考古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大批珍贵文物的出土,丰富了馆藏,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历史知识和美的享受;各级文保单位和遗址公园的设立,使沉睡了数千年的地下遗存,焕发了青春,成为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窗口。 据了解,此次成果展12月18日起向公众开放,参观时间为工作日每日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预计于2019年6月结束。
参展文物(一)
浦城,是座历史悠久的古邑。史前时期,闽越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期,闽越王馀善在闽北筑了6座城,其中3座在浦城,东汉建安初年(196~200)间浦城建县,称汉兴县。三国吴永安三年(260)改称吴兴县。唐武德四年(621)称唐兴县,唐天宝元年(742)定名为浦城县,并沿用至今,是福建省设县最早的县份之一。
参展文物(二)
两个重大发现 奠定浦城文物大县地位 考古成果展中,最引入瞩目的是两个沙盘——猫耳弄山商代窑群遗址和管九土墩墓群。“猫耳弄山商代窑群遗址、管九土墩墓群两个考古发掘项目,连续两年摘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桂冠,全国仅有。”说起浦城的考古成就,县博物馆负责人毛建安颇为自豪。两个沙盘以1:5000的比例,完美展现了考古的发掘现场。沙盘边上,陈列的是两个遗址中出土的部分文物。 2005年经考古发掘,猫耳弄山商代窑群遗址发现商代窑炉遗迹9座。出土陶瓷标本经北京大学实验室年代测定,距今3400—3600年。其中发现的两座龙窑,堪称中国龙窑鼻祖。对于探索我国南方地区窑业技术的发展和龙窑的起源,及原始瓷的产地提供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该遗址荣获“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考古界最高荣誉称号。经调查和探掘发现,猫耳弄山商周窑群遗址周围发现有众多的商周时期的墓葬和灰坑等遗迹,表明在猫耳弄山窑群周围,存在一个由窑址作坊区、墓葬区、居住区等功能区构成的商周时期大型聚落。 管九土墩墓群是福建首次发现的土墩墓,填补了中国东南地区土墩墓分布区域空白;出土了一大批相对完整的黑衣陶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器组合;是福建地区一次性发现数量最多的青铜器组合;这批土墩墓年代在夏商、西周至春秋阶段,填补了福建地区该阶段考古学序列的缺环;出土的一批越式青铜器,是福建出土青铜器最多的一次,特别是兵器的形制对先秦时期越族青铜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其年代从夏商一直延续到春秋,因此它们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土墩墓的起源、发展、演变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 “迄今为止,管九土墩墓是我省出土青铜器物最多的一次。”县博物馆馆员赵真友介绍,管九土墩墓出土的青铜重器、陶瓷器等,反映了这一时期福建青铜文明的高度成就,在中国商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画卷,被评为“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沙盘再现考古现场
考古成果丰硕 彰显浦城深厚历史底蕴 考古成果展展馆共600余平方米,展出县博物馆馆藏精品共262件/套,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在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浦城县经科学发掘的古遗址、古墓葬、古窑址达数十处,出土文物数千件。” 2005年仙阳镇三元村铜子弯出土的石器,说明一万多年前浦城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目前浦城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25处,以牛鼻山遗址为代表的文化类型,涵盖了闽西北地区,被命名为“牛鼻山文化”,折射出中原史前文化对福建的强大影响力。2018年牛鼻山探沟出土水稻(同单位碳样4800-5030BP),是南方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水稻标本之一。 距今4000年前后,浦城进入青铜时代。从龙子湾遗址出土的陶网坠、砺石、磨盘等生产工具可以想象到,当时先民们居住在南浦溪及支流两岸的小山头上,已过着定居的生活,由于地处福建最北端,他们最先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影响,创造了辉煌的陶瓷文明和青铜文化,走在福建先秦文化的最前沿。 秦砖汉瓦,铭刻着过往的风云沧桑。闽越国历史上曾经“筑六城以拒汉”,其中有三城在浦城县。根据历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仙阳、临江等地均发现有闽越国时期的城址、遗址等。 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端,是中原士族入闽第一站,最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据专家考证,从临江锦城遗址和吕处坞两晋墓群发掘出土的玉璧和墓砖所刻的铭文看,浦城在“永嘉之乱”(308年)之前就有大批中原人在此居住,比“八姓入闽”的时间还早。 在六朝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浦城唐代陶瓷业得到较大提高。在永兴、石陂等乡镇都发现了生产青瓷的窑址,是福建省唐五代窑址数量最多的县份之一。宋元时期,浦城依靠海上丝绸之路高涨风帆的推动,步入了历史上全面繁荣的时期。众多古窑址的揭露,奠定了浦城作为福建历史上陶瓷大县的地位。 “经考古发现,浦城在各个时代的文明皆有实物佐证。”赵真友介绍,特别是2018年我县对龙头山遗址的考古调查,在其中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西汉初期和明清时期的墓葬、房址、柱洞及重要灰坑等,包含了新石器时期至秦汉时期的文化展,其文化序列发展完整,遗迹保存相对完好,是福建省内一处非常罕见的时代连续性极强的重要遗迹,为展现浦城5000年来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供了非常难得的的实物资料。 (徐赵浦/整理)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