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朱子文化 躬行朱子理学——我县举行朱子祭祀典礼
2016-10-25 14:23:31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10月18日,庄重而简朴的祭奠中华先贤朱子祭祀典礼在位于浦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内的南浦书院举行。县四套班子领导、我县朱子后裔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近200人参加此次活动,团市委副书记吴孔盛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南平市政府、市政协代表莅临致辞。
巍巍仙楼山,桂香四溢,洁白的汉服、明黄的绶带相映,装扮一新的南浦书院庄严肃穆。上午9时整,鼓声响起,祭祀典礼正式开始。县朱子保护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代县长沈晓文恭读祭文,县政协副主席刘军主持仪式,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分别向朱子像敬献花篮,莘莘学子齐声诵读《朱子家训》,各界代表肩披祭奠绶带,手持金秋桂枝,庄重注目朱子像,随后敬献桂枝,致鞠躬礼,共同祭奠先贤朱子,慎终追远,传承弘扬朱子文化。
朱子祭祀典礼始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明景泰六年(1455)上升为国家行为。2015年8月,南平市政府批准公布朱子祭祀典礼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省文化厅计划适时申报省政府,将其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是朱子诞辰886周年,我县作为朱子故里之一,举行朱子祭祀典礼,有助于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扩大朱子故里影响力,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志气,提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浦城文化土壤深厚,有着“名贤区薮、上相名邦”之美誉,早在宋仁宗庆历(1041-1048)年间,福建第一位登上相位的章得象,官居相位8年,培养侄儿章望之成才,并开始研究理学,成为宋代浦城理学第一人。朱熹的父亲朱松多次到浦城向自己的老师萧顗求学。宋绍兴六年(1136),朱松赴京任职,正值朝廷多事之秋,朱松将朱熹母子俩寓居浦城仙阳萧顗家,次年请塾师授教,萧顗则对朱熹进行儒家六经教育。儒家忠孝节义的思想从小就在朱熹的心里扎下深根,他立志要成为“为国效忠,为民造福”的贤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朱熹回到故乡紫阳堂开讲儒学,接受了100多位来自各地的学子求学,浦城人真德秀、詹体仁、叶文炳等人前往求学,这批人学成后,被誉为“浦城理学十三子”,对理学的传承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朱子文化的保护建设,一直致力于朱子文化品牌发展,全力推动朱子文化遗存保护建设和学术交流传播。今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将我县南浦书院、叶山叶氏宗祠、金水桥(泮池)、朴树桥、仙霞古道深坑段五处关于朱子文化文物遗存列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月,浦城县叶文炳文化研究会在古楼乡叶山村成立,为传承理学思想,弘扬朱子文化,促进朱子文化走向民间作出积极的贡献。 (柳志勇 邱春静)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