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十三子之——
2016-07-18 11:25:54 来源: 责任编辑:浦城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 涂治华 邱文彬 张彦清 字叔澄,浦城人。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生,绍熙元年(1190)进士,授光泽主簿,数往从师朱熹。光泽有隐君子李吕,是朱熹的朋友,彦清与他质疑辨惑,造诣日深。约在庆元二年(1196),他被派往福州试士,这时理学被斥为伪学。他的同事提出的策问及士子的对答都希冀符合贬斥理学的意图,而张彦清独取持议不阿的士子。任安福(今属江西)丞时,有广陂废坏,他向郡守请求修复。批复后,他扶杖蹑屐,往来泥潦中,半年后竣工,田地得到灌溉,民甚德之。汀州(今福建长汀)有疑难案件,皋司命彦清审讯。他深入调查清冤情,将被拘禁的人释放。临川(今属江西)有一案件已审知真情,但罪犯极其狡猾,上级捕盗官员有意庇护罪犯,授意彦清复讯。彦清复审结果如前审讯,即据以定罪。后知庆元县(今属浙江),因眼睛生翳,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于嘉定十一年(1218)正月九日卒。
真德秀称他的学问以孝友忠信为根本,以廉洁劲挺为质干。彦清任官很久,而家庭寒素。
真德秀 字景元,更字希元,号西山,浦城长乐里(今仙阳镇)人。宋淳熙五年(1178)生,4岁受书,15岁父去世,母吴氏力贫教养,同郡杨圭见其特异,将他请在家与诸子共学,并将女嫁给德秀。庆元五年(1199)登进士,授南剑州判官。开禧元年(1205)中博学宏词科。次年入闽帅幕,召为大学正。
嘉定十三年,德秀母丧,回家守制。次年夏,筑西山精舍,日与詹体仁、黄叔通、徐凤等亲长朋友辈讲学、语论。嘉定十五年夏,建睦亭于仙阳镇西山为读书处,与门人刘克庄、汤汉、徐华老等相与讲习,讨论编纂《文章正宗》,完成《大学衍义》。嘉定十六年,以宝谟阁待制、湖南安抚使知潭州,他以“律己以严,抚民以仁,存心以公,莅事以勤”勉励僚属。任内免榷酤,建惠民仓、慈幼仓,在12个县置社仓,并置义田,留心农政,劝谕耕稼。由于政平惠民,当地人为他立生祠。理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不久,升为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宝庆元年(1225),由于德秀屡进鲠言,理宗皆虚心开纳,以致动摇史弥远的权势。薛极、梁成大等与史弥远相勾结,交奏排劾德秀,遂以焕章阁待制提举玉隆宫,不久落职,归浦城。以田易梦笔山地数亩,构堂于梦笔山麓,日与门人刘克庄、汤汉、徐华老等修《读书记》。宝庆二年,置庵在百丈山为读书处,纂《四书辑编》、《唐书考疑》。宝庆三年迁居城内越王山下,建共极堂,著《心经》、《政经》等。绍定元年(1228)复宝漠阁待制,次年提举玉极观万寿宫。绍定三年八月除徽猷阁待制。绍定五年,再知泉州。到达时,据《宋史》载:“迎者塞路,深村百岁老人亦扶杖而出,城中欢声动地。”端平元年召为户部尚书。德秀以《大学衍义》进,理宗说:“《衍义》一书,备人君之轨范焉。”德秀志向“嗣往圣,开来哲”,以侍读的身份讲明理学,深得理宗的信任,很快使理学取得正宗地位,以至影响尔后学术思想的发展达五六百年之久。 端平二年四月,授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宫兼侍读。次年,病重,五月十日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忠。八月,其子志道运柩回乡,敕葬浦城孝悌里株林山(今属莲塘乡岩处村)。宋嘉熙三年(1239)配祠朱熹,明正统二年(1437)从祠孔庙。成化三年(1467)追封浦城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御赐“力明正学”匾。《宋史》有传。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