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喇叭裤的故事
2015-11-13 12:56:52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喇叭裤上窄下宽,低腰短裆,紧裹臀部,从膝盖向下逐渐张开,形成喇叭状,长度覆盖脚面,裤脚宽如扫帚。据说喇叭形状的裤脚最早起源于为水手专门制作的服装,当时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考虑实际需要,水手在甲板上工作,海水很容易溅入靴筒,而肥大的裤脚可以罩住靴口,以免海水溅入。 八十年代初期,喇叭裤在港台电影以及大城市悄然流行,我们县城穿者不多,乡镇更是没人穿过。青春懵懂的我不仅桀骜不驯,而且是个追求时尚的潮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决定抢先尝试。 那时我在九牧镇当代课教师,每月工资22元,同时还开一个照相馆,业余时间挣外块,手上有几个闲钱。我花了30元买了块淡篮色的布料,自己设计上衣款式以及喇叭裤的尺寸,然后叫做裁缝的姐姐缝出当时九牧镇的第一条喇叭裤和最前卫的上衣。为了配这条裤子,特地买了一双尖头高跟鞋。当我在家第一次试穿这套衣服时,看到镜子里的我修长、挺拔,一米七的个如同一米八似的,心里特别的亢奋,感觉特别的好。 时髦衣服可不是在家里自赏的,第二天,我骑着那辆花了一年多工资买来的自行车,到8公里外的一外朋友家玩,目的就是在外面显摆一下。那时候有自行车相当于现在有辆小车。一路上,我慢悠悠行驶在国道上,心中的得意劲甭提多美。当时的道路没有水泥,更没有柏油,全是铺满小石沙子,只要一辆汽车通过,铺天盖地的尘土迎面而来,好在汽车很少。 摇摇晃晃,来到朋友家,我这个在流行的风口浪尖上的潮人,带着朋友故意甩着腿,在小村的黄泥道上溜达,大喇叭裤就象大扫把,迎风呼呼而扫,所到之处,尘土飞杨,裤脚里装的不仅是灰尘,还有放荡不羁。引来村民羡慕、嫉妒、疑惑、惊奇等各种眼光。 得瑟一番之后,朋友家丰盛的午饭已准备好,由于心情好,多喝了几杯,头脑被酒精烧得异常兴奋,在回家的路上,自行车骑得特快,好端端的直路硬是以S型前行,炫得不是车技,而是让喇叭裤脚飞扬起来,引得路人驻足观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然而,好事多磨,在一个下坡时,由于车速过快,又肥又长的喇叭裤脚卷进链条,我吓得紧急刹车,但路面沙石太滑,自行车铲着地面翻个跟斗,我“嗖”地甩到空中,“卟”的一声摔到地面,“哗哗”向前滑了三米。在空中,我想的不是人会摔成什么样子,而是想:完了,我的喇叭裤!落地后,满脸是血的我居然能立即爬起来,衣服胸部磨破了,裤脚撕了,一副的狼狈相。在这之前,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我,但此时,我情不得钻进地缝,还好,路边人不多,我赶紧卷起裤脚,低着头,骑着已经歪了把的自行车灰溜溜的回家,这时才感觉浑身痛疼。 我的脸颊至今留下当时擦伤的痕迹,喇叭裤给我人生留下了一段难以泯灭的记忆,它的不合规矩,它的夸张乖戾,引起了一个时代的躁动,颠覆了人们刻板的审美观念。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同时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被非议、扭曲的过程后,轰动一时的影片《庐山恋》中的演员穿着一条“微喇”以正面形象出场,喇叭裤才算与积极向上的好人形象联系在一起。(李义友)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