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正文

习近平在福州(一):“习书记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初心”(上)

2021-02-07 18:07:16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1991年1月14日,习书记在这一天的《福州晚报》一个不起眼的位置看到一篇豆腐块报道,内容大致讲的是福州需要一本市民办事指南。这篇报道引起他的高度重视,他马上组织市委政研室等部门的同志研究市民办事的各种流程和难点,在50个小时之内就编写了一份《福州办事指南》,并且第一时间在报纸上发布消息,向群众反馈。接下来,习书记召开市委工作会并作讲话,要求机关干部对群众的诉求给予充分重视,讲求工作实效,少说空话,狠抓落实。这次工作会议之后3天,习书记又在马尾的现场办公会上提出,“要抓住那些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群众的事要“马上就办”。同时要抓为群众办事落实效果的督导工作,即使完成了,也要回头看,通过督促检查落实“真抓实干”。

机关一些干部存在多年养成的惰性,需要一个克服过程。但习书记雷厉风行,大大缩短了作风转变的时间。同时,他也不断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和制度条件,着力提高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效率。习书记对制度问题有很多思考。他提出,把为群众办事置于优先位置,在办事效率提高的同时,公务人员的劳动也需要制度化、规范化。比如,你想提高一个地区的治安水平,解决的方法不能是让警察每天加班不休息,今天通宵加班了,明天是不是就要休息一天,否则身体受不了,第二天的工作也做不好。搞突击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长此以往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把制度建设跟上,以制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福州当时搞了全国首个一条龙服务的“一栋楼办公”,把各个机关单位的服务窗口集中在一栋大楼里,让一系列手续可以在一个地方高效完成,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大大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效率。包括习书记后来到省里工作以后主持的“数字福建”建设,以及整合各个部门的投诉电话集中到“12345便民服务平台”,喊出“12345,有事找政府”,再上升为电子政务,这些都在制度和硬件层面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打出了一套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的组合拳,保障了“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可持续发展。

减负增效也是习书记对制度建设的一大贡献。自始至终,习书记对基层都非常关心,当年他就提出减负要与增效相结合,把公务人员从一些无谓的低效劳动中解放出来,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做更多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为群众服务的事情。

在习书记的严格要求之下,福州的机关服务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也驶入快车道。全市的生产总值在省会城市中排名从1990年的第12位上升到1994年的第8位,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所有这些成就,都是习书记通过最基础的调查研究,一步一步将政策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实际效果。今天我们讲整顿作风的问题,讲减负和增效相结合,讲减负和创新相结合,讲多到基层现场去,这些都和习书记当年的思想精髓相吻合。习书记当年还不断向我们指出调查研究要多到困难多的地方,多看具体的事,“少看花瓶和盆景”“多看看后院和角落”,直到今天,这些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仍是我们应该好好遵循的。

采访组:“后院”和“角落”具体是指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