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镇:在研学活动中探寻稻文化 传承乡土情
2025-04-14 10:29:10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是民生的保障。在春耕备耕时节,浦城县幸福时光幼儿园党支部带领孩子们走进临江镇,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探寻“一粒米”的前世今生,进一步感受浦城水稻的文化魅力。 参观祥禾米业工厂 来到祥禾米业工厂,现代化的大米加工设备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脱壳、谷糙分离、色选、抛光……一道道工序在全自动生产线上有序进行。技术员还演示了“糙米变精米”的实验,详细地为孩子们介绍每一道工序,让他们了解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艰辛历程。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一粒粒稻谷在机器的运转下,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力量。 参观稻田 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参观稻田,并讲解浦城作为“福建粮仓”的悠久历史。从古代的农耕文明到现代的粮食产业发展,从浦城大米的独特品质到其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每一个主题都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在了解浦城稻文化的同时,也更加懂得珍惜粮食,把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铭记在心。 参观大米加工过程 除了参观大米加工过程,孩子们还参与了一系列有趣的互动体验活动。他们用放大镜观察不同加工阶段米粒差异,亲手触摸秧苗和稻谷;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辨别大米的优劣,积累生活常识;在问答环节,孩子们积极举手,踊跃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些互动体验,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收获了成长与快乐。 在活动尾声,孩子们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走进了镇安桥。镇安桥静静矗立,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党员教师站在桥头,用温柔且生动的声音,为孩子们讲述着古桥的故事。从它最初的建造,到历经风雨的洗礼,再到如今成为省级文保单位,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孩子们仰着稚嫩的脸庞,听得入了迷,乡土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灵里悄然种下。 此次浦城县幸福时光幼儿园到临江镇的研学活动,是一次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更是一次爱粮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接下来,临江镇将坚持党建引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挖掘镇域内丰富的农耕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持续优化研学线路与课程内容,提升临江镇研学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将研学活动打造成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促进镇域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陈蓉 徐少霞)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