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聚焦“六个创建、六个率先”,点燃现代农业“绿色引擎”
2023-04-03 11:02:00 来源:浦城新闻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浦城县正抢抓时机,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开展工厂化育秧……全力备耕备播,确保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浦城大米品牌建设稻田彩绘航拍图 王金福/摄(资料图片) 浦城县素有“福建粮仓”的美誉,全县耕地面积50.58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基地县、“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作为农业大县和产粮大县,浦城以省委提出的“三争”行动为抓手,以市委提出的“五增”为目标,聚焦“六个创建、六个率先”和“五个一”特色生态优势产业,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入推进生产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管理智能化、全程绿色化、产品高优化、加工品牌化等“六化”联动,全方位推动浦城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 至2022年,浦城已被列入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获评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3年将争创全国整县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国家现代农业(水稻、油菜)产业园,2024年争创国家级制种大县。 粮食丰收 徐强/摄(资料图片) 率先建成全国再生稻绿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近年来,浦城加快再生稻丰产优质与绿色转型升级,与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开展联合攻关,组织选育一批优良品种,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绿色生产投入品。今年,再生稻种植面积将扩大到7万亩以上,2024年,扩大到8.5万亩以上,2025年,扩大到10万亩以上。重点依托石陂镇、临江镇打造1.8万亩再生稻优良品种试验推广与高效生产基地,在富岭、仙阳、莲塘等其他适种乡镇建立百亩以上再生稻推广示范片。持续推动适种品种研发,集成推广一批不同品种、不同模式的再生稻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再生稻高产优质样板区。 率先建成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县。浦城县将以获评“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契机,积极争创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力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2023年达82%以上,2025年达84%以上。将“机械化”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标准,重点研发自走式智能化农机作业装备和无人机飞防于一体的农机装备智能化调度平台,试点推进全县22个田畈、6万亩耕地的水稻、油菜种植基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和统防统治。全力推进数字乡村示范县建设,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率先建成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根据灌排化、机械化、田园化、生态化、数字化的建设要求,浦城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建设,今年将新建5.6万亩,至2025年新建12万亩、改造提升21万亩,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85%以。并建立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监管体系,构建统一、精准、高效的农田资源数据管理体系。 率先打造绿色农产品深加工标杆区。浦城将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园区低碳循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循环化改造。三年内,浦城将建设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循环经济基地,重点包括优质稻米、白羽肉鸡、浦城抹茶、丹桂精品、保健灵芝、特色薏米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完善精深加工园区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农林牧渔结合、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园区与深加工产业体系。 高标准农田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 柳志勇/摄(资料图片) 率先建成山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以三产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浦城全面加强乡村产业链横向拓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2023年,将重点打造“十里莲塘——麒麟畈”2万亩具有福建特色且南方一流的稻作公园,建设投资近5亿元打造占地300亩的粮食产业公共服务中心。至2025年,将创建5个以上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水美乡村示范村数量达20个,实现全县80%的村庄达到绿盈乡村标准。同时,探索“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打造700个以上美丽乡村庭院、300个以上美丽乡村微景观、50个以上美丽乡村小公园、20个以上美丽田园和10个以上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 稻田 徐强/摄(资料图片) 率先打造南方农业碳中和开发引领区。浦城县将因地制宜推动农业固碳减排,全面梳理农业碳排放指标体系,核定关键参数,明确计量模型,开展常态化统计分析,摸清农田碳汇“家底”。以仙阳镇为试点,采用已批准备案的《保护性耕作减排增汇项目方法学》计算,核定年可固碳吨数,依托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完成挂牌交易。强化数字化认证平台的建设、标准和认证体系的设计、县域内循环碳中和平台的建设,开展“零碳”农业认证品牌的推广,创立“零碳”农产品在线销售平台。推动将农业生产纳入碳交易市场,促进低碳农业技术应用推广,逐步实现集成推广与规模开发,力求率先打造科技创新应用型农业碳中和开发的引领区。 到2025年,浦城将基本实现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农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品牌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向“农业强县”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柳志勇 廖晓燕)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