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1-11-04 10:22:18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的出版,为我们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提供了生动而权威的教材。 习近平外交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习近平外交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外交是人民的外交,只有植根人民、胸怀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与支持,才能拥有深厚的根基、蓬勃的力量、强大的动力。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国外交的力量源泉。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外交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外交工作的重要标尺。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外交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让中国公民在世界各地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力量与温暖,感受到做中国人的尊严与荣耀;始终扎根人民群众,时刻倾听人民声音,凝聚人民智慧,发挥人民群众力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外交;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增进各国人民共同福祉,凝聚各国人民友好情谊,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推动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科学总结。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中国外交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始终站在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道义制高点上,坚守公道正义,同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等陈旧思维形成鲜明对比。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准确分析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观、发展观和全球观等。习近平外交思想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中分析和解决外交实际问题,在总结各方面外交工作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建立起遍布全球的“朋友圈”。习近平外交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高瞻远瞩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回答和解决了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鲜明旗帜,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
相关阅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