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浦城新闻网 > 乡镇资讯 > 正文

富岭镇双同村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

2015-08-17 14:51:22  来源:浦城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黄褐色的木板墙带着时间沉淀的印记,青灰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幻化成层层白光,大排屋前整齐的红灯笼和对联点缀成趣。在青山、白云、翠谷环拥下的双同村,有着油画般丰富的色彩。

走进富岭镇双同村,很多人赞叹它的美丽和富裕,更惊讶于它拥有的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十佳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六个国家级品牌。说起该村的变化,村民们说:这全缘于村里有一支战斗力强的支部班子,有一群脚踏实地、真心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长期以来,双同村党支部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发展思路,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建立大匡山9村联防保护生态机制,建立起闽浙赣边界林业联防管理制度,共同保护森林资源。如今的双同村,拥有近4万亩原始次森林、近11万立方米的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达97%,3万余亩的生态公益林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0余万元收入。

一棋走动,满盘皆活。村党支部坚持以原始森林作为匡山旅游的亮点,以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为特色,走可持续的绿色致富路,先后投资1500万元用于匡山旅游开发的公路硬化、匡山陈列馆改造升级,停车场硬化等。逐步完善省级"森林人家"建设,先后装修30个农户家庭宾馆,房间120间全部使用原木的墙壁和地板,配以古朴的内饰和现代化的室内卫生间,给游客温暖的原生态感受。同时,突出"一村一品",鼓励村民生产酸枣糕、笋干、蜂蜜、杨梅酒等特色农产品。随着游客源源不断的到来,村民的土特产品由外销变为就地销售,供不应求。仅酸枣糕一项就给村民人均带来3000-6000元收入。2014年,双同村村财收入达5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均以两位数增长。

"一个党员一面旗"。双同村民的致富,还得益于党员与无致富门路村民结对。村支部引导周素华家建"森林人家",示范推动村民发展"森林人家"项目。"路通之前,我们这儿来的大多都是本地的游客,会留宿的客人很少,我们主要做餐饮生意。"周素华说,"路通了之后,不仅浙江、江西的游客很多,还有不少外国人来这儿旅游,特别是到节假日,我这的房间都不够住。"周素华算了一笔账:仅做餐饮和住宿生意,一年就有3万元收入;制作的野蜂蜜一年能卖5万多元,酸枣糕卖1万多元,再加上杨梅酒、猕猴桃酒等,单卖土特产的收入一年就超过7万元。看到"森林人家"如此红火,村里有4户村民自费建起了"森林人家"。党员李丁兴夫妇本在外在打工,后花了近5万元将自家的4间房屋整修一新。逢节假日,不仅客房住满了,每天还得迎接好几拨客人在此用餐。"在自己家里就能富起来,现在哪还用得着跑出去打工啊!"李定兴笑着说。(本报记者)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南浦时政
更多>>新福建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论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4 FJN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浦城县五一三路132号
办公电话:0599-2822949   E-mail:408759325@qq.com
浦城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2871397   举报邮箱:pcsx888@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备案码35072202010026   闽ICP备15018385号